王蔚,现为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是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四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财经大学农研中心主任、儒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曾荣获山东财政学院教学名师称号。现担任山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特聘专家,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咨询专家,山東省供銷社外部监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特聘专家。近五年来,王蔚教授主持各类经济与管理类研究课题20余项。为中国农业经营创新论坛的创办者与组织者,目前已举办五届。
我从1974年开始接触《论语》,1985年认真学习原文。2004年开始在山东财政学院给本科生教授《论语》选读课,到现在已经20年了。 [详细]
这事应当是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当时孔子在陈国。陈国大夫陈司败认为鲁国国君昭公(这是后来的谥号)从吴国娶了同姓的老婆并且极力掩盖(应当叫吴姬而不是称吴孟子)是违礼行为就去问孔子:“昭公知礼吗?”孔子不知他问话何意,就顺口说了一句:“知礼。”陈司败听孔子回答... [详细]
“乡党”我当然熟悉,但对于“乡约”,虽不是第一次听说,但是比较陌生。电影中的“乡党”指老乡,乡里乡亲之意,电影中的“乡约”,指乡里管事的人。乡这词应当现在还在用,但乡约是不是现在还在用,我弄不明白。 [详细]
尧舜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头领,他们之间的权力转移是通过禅让进行的。这种大公无私一直为中国人所传颂。 [详细]
明天是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日。孔子诞生于2570年的明天,许多地方正在准备祭孔大典。我总觉得我应当写点什么。就写写孔子与农业这个话题吧。 [详细]
《论语里仁篇》当中有一段很简短的话:“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对利不加任何限制,一味依照“利”而行事,则会怨声四起,甚至惹的怨声载道。 [详细]
《论语》的许多章节是可以连起来读的,连起来读意义更连贯,意思更清楚。有些篇章是可以对比着读的。对比着读,往往理解起来更透彻。比如《论语》中季康子与鲁哀公分别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弟子孰为好学?“孔子的回答略有不同。回答季康子问话时,孔子没有讲颜回“不迁怒,不... [详细]
学过论语的人都知道《论语》的开篇是这样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认为,这段话是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讲的。 [详细]
今天是阳历的11月8日,阴历的十月初一。百度上是这样介绍十月初一的:“十月初一指农历十月第一天,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因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又称为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其实民间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