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师为公
师为公照片_副本1.jpg

师为公

1948年生,长期从事汉语、汉文化、儒学的教学与研究,为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先后出版《古诗文译注评析》(语文出版社)、《汉语与汉文化》(江苏教育出版社)、《趣味语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庸深解》(作家出版社)。参加汤一介先生生前主持的《儒藏》校点工程,完成《文中子》、扬子《法言》两部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又在《文史知识》、《语文建设》、《方言》、《学术界》、《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汉语、儒学、文化等方面论文数十篇。

  • 中国传统文化与徐州的城市精神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与历史往往不能分离,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也往往是一个国家数年文化积淀的影射。下文为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师为公的演讲: [详细]

    2019-03-25 14:05
  • 义利之辨的现代转化

    在目前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中,贯穿古今的“义利之辨”仍是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权力腐败与反腐败处于角力的关键时刻,权利与金钱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敏感神经。 [详细]

    2019-01-10 09:11
  • 道、形、器关系的哲理

    《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孔颖达疏曰: [详细]

    2019-01-10 09:0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中,它与普世主义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焦点,主流舆论近年常见批判普世价值的观念。 [详细]

    2018-08-30 09:42
  • 《大学》与当代价政治文明

    《探索与争鸣》2011年1期发表了俞吾金先生《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一文,指陈了目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三种畸变现象”,切中时弊,有振聋发聩之效果。而“神秘化”“宗派化”之畸变又与学术研究严重脱离现实相关。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儒学为中心,而儒学的复兴当以《四书》... [详细]

    2018-08-30 09:20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