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孙聚友

儒学如何影响世界

2019-05-27 15:09: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2015年8月17日,第二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济南举行。来自中韩两国学者就儒学与现代社会、礼的价值意义、未来儒学如何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观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历史上,儒学的影响范围不只中国,包括东亚的日本、韩国,都属于“儒家文化圈”。近年来,儒家思想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和推崇。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李翔海就认为,在东亚地区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学以其独特的气质提供了某种不同于基督教的精神动源。未来对于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儒学所提供的思想资源与基督教文化主导下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之间,可以构成一个互有借鉴意义的互补结构。在人类文化之一般高度,这是作为人类文化主流传统之一的儒学,对人类现代化进程所能作出的最大历史性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教授温海明认为,中国古代伦理共识通过民间信仰,民风民俗等等维系下来,其中的禹王信仰、神农信仰、蚕神信仰、三组乌/八咫鸟等信仰在日本和韩国都有,中国的四大古典小说在日本有深远影响,而汉字作为一个传承了四千年的文字,对于维系汉字文化圈的伦理关怀起到作用。全球化和科技发展消解了个体之间关系的距离,使得个体之间的互动前所未有的紧密,也导致个体彼此之间边界的模糊和消弭。但毕竟关系之间的缝隙永远存在,儒家用仁爱之心填充人与人关系、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路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人们对“共同体”的研究热情很高,韩国国学振兴院首席研究委员金钟锡认为,儒家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中共同体的崩塌这一问题作出回应。产业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社会更加细分化,各种利益集团出现,传统的价值观相对不自主地失去了它们的力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现代人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怎么生活才是正确的和谐之道?”这就是所谓“共同体问题”。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受到重视的原因,也正在于其涉及到了共同体问题的核心。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孙聚友,进一步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和谐”之道。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儒学所具有的追求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的思想特点,对于完善人的性格,规范人的行为,净化人的心灵,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有其现实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对待自然,应当持守“仁民爱物”的态度。人类不仅要树立“爱物成物”的道德意识,还要把人类的爱心推之于宇宙万物。这就是儒家对待自然万物的仁爱精神。在全球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儒家的思想经过创造性诠释完全可以成为建立全球和谐生态的伦理规范。(文章来源:摘选自大众日报;作者:马清伟)

编辑:郭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