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彭林
1015801.jpg

彭林

彭林,男,1949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 彭林:我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了礼学,礼仪重建需公权力

    微信图片_20230313171430.jpg

    2023年2月28日,由凤凰网主办的大型文化活动“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上线致敬盛典,隆重揭晓“国学耆宿计划”、“国学星斗计划”、“国学活化计划”入选名单。 [详细]

    2023-03-13 17:12
  • 彭林:读读《礼记》 终身受益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彭林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近日,他的新著《礼乐中国》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礼乐中国》兼具通俗性与专业性,展现了中华三千年礼乐文明,全书精选《礼记》《论语》《左传》等典籍中有关礼乐文化的格言名句1... [详细]

    2022-02-25 09:26
  •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

    学术研究的前提是把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避免盲目性,陷入为研究而研究的迷途。《仪礼》区别于其他典籍的最大特点是鲜明的践履性,因此,正确认识《仪礼》在成书与研究过程中的两次“转换”,是我们复原研究的逻辑起点。 [详细]

    2020-12-16 12:29
  • 礼乐文明与中华人文精神

    本文选自《新礼乐》第一辑,为彭林教授在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上的演讲全文。《新礼乐》创刊于2018年,由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主办,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协办,每年出版一辑。 [详细]

    2019-05-20 08:43
  •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与支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学校教育如何科学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详细]

    2019-02-26 11:11
  • 清华教授彭林称用"老公"称呼丈夫不雅:太监的意思

    别以为向他人介绍妻子为“夫人”“爱人”就是文雅的表现,其实称“夫人”有自大的嫌疑,“爱人”是情人的意思。 [详细]

    2019-02-26 11:09
  • 请善待我们自己的文化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在前面主要从中华礼学文化的学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大的或者小的仪式,作了初步介绍,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在我那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礼仪概要》教材里面有更多更全面的介绍。 [详细]

    2019-02-26 11:07
  • 名师带你看乡愁 | 中国人相信,敬畏祖先,就能看到人生的来处与归处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是无锡人,已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他,每次回到家乡都要来惠山老街走一走,找寻儿时的记忆,也对家乡的文化多一份新的感悟。对于中国人的祠堂文化,彭教授又有哪些独到的讲解,邀您一起来听! [详细]

    2019-02-18 11:01
  • 彭林:传统礼乐如何塑造“君子之风”

    W020120721316198479285.jpg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用到一句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当一个人的温饱生活得到了保证,他自然而然地会去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修养,即礼节。 [详细]

    2016-10-10 10:22
  • 彭林:让中华礼仪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礼制分为吉嘉军宾凶五类,每类礼制有多种仪式和样态,有些只能在国家仪式中使用,有些可以通用于各个层级,让人们在仪式中体味崇高、庄重、肃穆、威武、豪迈、仁爱、和乐等多种情感。 [详细]

    2016-02-02 12:23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