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孟继新

曲阜孔庙孔府古建筑的特色

2019-02-15 14:26:00  作者:孟继新  来源:中国孔子网

  曲阜孔庙,亦称阙里孔庙。在世界上众多祭祀孔子的庙堂中,曲阜孔庙是规模最大、最古老的一座。
  曲阜孔庙建筑群,是儒学礼制建筑的典型,也是儒家思想在建筑学上的具体体现。从汉魏以迄民国,都是官家祭孔,曲阜孔庙都是“诏修”、“官修”,祭孔修庙成为历代统治者的重要“官责”,因而,更体现出国家的意志,这是一处特有的历史建筑群。
  礼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满足宗法礼制活动的需求,即非宗教建筑,又与宗教建筑密切关联。曲阜孔庙是专门用以崇祀儒学创始人孔子以及重要儒学传承人的场所。
  两千多年来,孔庙的营建相沿不断,不仅成为人们追思、缅怀和祭拜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及历代先贤先儒的神圣之地,而且逐渐演变成为儒学传播的载体和地域性标志。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嫡裔子孙世代居住的官邸。“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共三十二代880年之久,前后共有43人袭封了这一爵位。
  孔府是一个官宅合一的衙署,建筑规模可与皇宫堪比,历时千年而不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透过孔府的建筑,装饰、布局,我们可以认识中国的家族观念,也可以品味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
  明代,孔庙所用彩画主要是两类:一为“上等青绿间金装绘”;一为“次等青绿彩画”。两者都以青绿为主,所用为旋子彩画。在装饰方面,则多用“浑金”方法,即是满贴金箔,大成殿内486片天花板上的盘龙,就是如此。
  清雍正间,孔庙所用彩画的种类计有沥汾金云龙、石碾玉大点、大点金、雅伍墨四种。沥汾金云龙用于大成殿、寝殿和大成门,属和玺彩画。其他三种都是旋子彩画。在同一座建筑物上,内外可采用不同彩画,如金声门和玉振门,上架枋檩柁梁伍墨,而前后檐却用石碾玉大点金,东西庑也属这种情况,这是为了使这些附属建筑的外观能和正殿、正门的彩画相协调,不致因彩画质量等级相差过远而影响整个殿庭的气氛。有些次要建筑,室内上架大木只用红土油饰,外檐大木则用雅伍墨。
  梁枋以下露明的柱子、槛框、板门等部分的油饰有高、中、低三档做法:高档者使灰七道、麻刀三道、麻布一道、糙油、垫光油、朱红油饰,大成殿、大成门等建筑上,则用这种方法。中档者使灰、铺麻或麻布、糙油、朱红油饰,奎文阁、杏坛、同文门等则用之。低档者使灰、糙油、土红油饰,这种方法在次要碑亭上用之。
  孔府保留了一部分明代风格的彩画,可归于“次等青绿”之例。其特点是不用金,而以桔黄、朱红、桔红等色点缀于青绿之间,以墨线为界,色彩较为素淡,旋子全用明代盛行的西番莲瓣,以孔府大门及重光门最具代表性,可惜近年修缮时已改为一般的清官式旋子彩画。现在穿堂、二堂、三堂和前上房、内宅门等处,仍保留一部分这种彩画,但比大门与重光门等处规格稍低,即在青绿花纹之间,绘有大片松文,松文用土黄为地,棕色为纹,如按宋《营造法式》彩画作的规制,这种彩画应属“杂间装”一类。
  我国古代建筑装饰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彩绘。为了保护门窗柱额,免受雨淋日晒,很早以前就有在房屋上施加油漆彩绘的习惯。《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论语·公冶长》也有“山节藻棁”的记载。说明远在春秋时期的帝王们为了显示华贵,使用色彩来装饰宫室建筑。到了汉代,彩绘之风更炽,张衡在《西京赋》中描述道:“绣栭云楣,镂槛文焕,裛以藻绣,文以朱绿。”晋代的左思在《吴都赋》中,则有“青琐丹楹,图以云气”的描述。
  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一些古代彩绘实况,也陆续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沂南汉墓,在墓门石雕藻井上,以莲瓣菱纹杂以朱、绿、黑色为饰。南京牛首山南唐李昪墓,通体砖构,壁柱和斗栱以白粉衬地,然后敷彩,杂间朱、黄、青、绿诸色,运用渍墨晕染做法,色彩极为绚丽。在敦煌石窟五代、宋初建筑的窟檐和南唐二陵中都有以红为主调的彩画。
  对古代彩画的图形、用色、做法记载最详细的文献是宋代的《营造法式》。书中将彩画制作分为六大类: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饰、丹粉刷饰及杂间装。还对如何衬地、贴金、调色、衬色、淘取石色及炼桐油诸项工艺,都作了详细介绍。
  明代的《碎金》一书,记载了明代的一些彩画情况,书中有琢色、晕色、彩画、间色四种做法。
  明代禁止一般住宅用红色彩画,现存大量明代建筑也确是用黑柱,上部用棕、黄绿等暖色调画彩画。在一些中小城市中,清代建筑的柱枋油饰仍沿明代旧制,以黑色为主调。清代江南的住宅和园林建筑的柱枋油饰则以栗色为主调。和粉墙配合。色调雅洁,与宋式彩画风格迥然不同。
  清代彩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工部《工程做法》画作卷,其细目就多达七十余种。常用者大致有三种:合细五墨彩画,即“和玺”彩画;青绿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其中合细和苏画是清代发展起来的新品种。从应用范围来讲,金线合细彩画用于宫殿、坛庙等高级建筑上,青绿旋子彩画多用于城楼、府第、寺观、街衢牌楼及较次要的建筑上,苏式彩画多用于皇家苑囿及高级限制,不准违章越制。
  古代建筑在色彩运用上,由于受审美习惯的影响,表现了显著的时代特征。例如南北朝至隋唐,宫殿、庙宇建筑多用白墙、红柱,或在柱、枋、斗栱上施以各种彩绘,屋顶覆以黑色及少数绿色琉璃瓦,即绿琉璃瓦剪边。宋、金的宫殿建筑,喜用白色石台基、红色的墙、柱、门、窗和黄、绿两色琉璃瓦顶,檐下的斗栱、枋额等则用朱红或白粉衬地,绘青绿彩画,间装金色。这种做法,至元代,仍在大内宫内宫殿建筑上继续沿用。但从一些考古资料来看,青绿迭晕棱间装和解绿装饰在一般寺院、官廨中却广泛流行起来。
  至明清两代,彩色运用更趋制度化。白石台基,黄绿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门窗墙柱和以青绿冷色为主调的金碧交辉的梁枋彩画形成了这一时代的传统风格,标准化、程式化的格调十分浓厚。
  历代彩画虽在图案、用色、做法上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具有稳定性的手法,如叠晕、间色、沥粉、贴金等,还被常常采用的。
  二
  曲阜孔庙孔府古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以木构为主。
  木构架有金、元遗风,保留了檐柱侧脚、角柱生起、脊檩下用叉手,檐柱用石刻、平板枋宽于额枋、斗欹有幽等做法,但斗栱布置增密,平身科达四欑,角科以附角斗作为调节栱间距的重要手段,昂咀下往往刻有假华头子线道,表示了宋制遗意。有些昂咀下皮继承元低式样向上弯曲,但弯曲增大,风格变得更为柔软。
  三幅云是明代喜用的装饰题材,常见于脊檩下,用作为托檩板,或用一斗二升交三幅云作成简单斗栱,用于住宅或次要殿宇。相邻两间所用栱长不同,也是常见于明代殿宇上的一种当地特有手法。
  我国的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用“筑土构木”的方法建造房屋。木材不但容易采伐,而且是一种即坚韧又易加工的理想材料。用木材构筑房屋便成了一种传统。几千年来,中国建筑,大至宫殿、庙宇,小至商店、民居,尽管规模不同,质量有别,但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一直沿着以木构架为主的方向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主流。
  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森林茂密,自然资源丰富。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人们就习惯于以木材为建造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由《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关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但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材”即周密的模数制,也就是权衡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材的大小共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分为其宽。根据建筑类型先定材的等级,而构件的大小、长短和屋顶的举折皆以材为标准来决定。
  中国古代建筑有抬梁、穿斗和干阑等三种结构体系,其中抬梁式结构占主要地位。这种梁柱系统的木结构,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基本构造方式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以数层重迭的梁架,逐级加高,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脊瓜柱。各层梁头上和脊瓜柱托檩条,又在檩条间密排好多椽子,构成屋架。由于建筑物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墙壁只起维护隔断作用,而非承重结构。因此,开辟门窗或分隔室内空间,以及墙壁的材料和做法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这对于满足不同的用途和审美要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榫卯组合木构架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点。古代匠师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同用途的榫卯,例如明清官式建筑的大木榫卯,常见的就有二十几种。固定垂直构件使用管脚榫或套顶榫;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拉结、相交使用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和半榫;水平构件互交使用燕尾榫、刻半榫和卡腰榫;水平及倾斜构件重迭稳固,使用载销榫、穿销榫;水平与倾斜构件半迭交须作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板缝拼接使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载口和龙凤榫等等。
  斗栱在孔庙古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世界建筑史中,中国的斗栱可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春秋时期,建筑上就已出现了斗栱。从实用观点来讲,斗栱最初是用以承托梁枋,还用于支承屋檐。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广泛用于构架各部的节点上,成为不可缺少的构件。特别是高大的殿堂和楼阁建筑,恢宏壮丽,出檐深度越来越大,则檐下斗栱的层数也越来越多。至隋唐时期斗栱的型制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凡属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城楼、寺观和府第等,都普遍使用斗栱,以示尊威华贵。但封建王朝的法制却严格规定,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因此,建筑物上有无斗栱就成了识别等级地位的显著标志。
  斗栱属于梁架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构造完善、制作精密的一组构件,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项技术成就。
  古代建筑由于屋檐挑出很长,斗栱的原始作用就是用来支承屋檐与柱子的剪力及承托挑檐桁的。但是经过历代建筑艺术的不断演变和进展,发展到了明清以后,除了柱头上的斗栱还保持着一些原始机能外,其他斗栱已变成失去原有功能要求的装饰品了。
  斗栱是由很多各种形状的小木件组装起来的,从外观看,重重叠叠颇为复杂。如果将其各部件拆开,仔细分析,则会发现其前后上下有条不紊,是非常符合建筑规律的。斗栱种类很多,若从大的方面讲,又有内外檐之分。外檐斗栱又分为上檐斗栱和下檐斗栱,但所处的位置都在檐部柱头与额枋之上。外檐斗栱因其具体部位不同,其叫法也不同。在柱头上的叫柱头科斗栱;在柱间额枋上的叫平身科斗栱;在屋角上的叫角科斗栱。在外桅平座上也有采用品字科斗栱的,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还有溜金斗栱。内檐斗栱除了上述溜金花台科以外,还有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栱和内檐品字科斗栱。
  从细部看,每一攒斗栱又可分为三个部位。以檐柱缝为分界线,在檐柱缝上的叫“正心栱子”,包括正心瓜栱、正心万栱。在檐柱缝以外的栱子叫“外拽栱子”,在檐柱缝以内的栱子叫“里拽栱子”。由正面自下而上看,分为大斗、十八斗、三才升、槽升子等小构件,正中挑出部分有昂、翘等构件。
  在纵架上,用若干层枋子将斗栱连接在一起的,叫做正心枋、外拽枋、里拽枋等。由此可见,斗栱是由若干大小不同的构件拼合而成的整体。但是构件尺寸的大小,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决定的,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口份”。 斗栱,按建筑的类型和体量大小,确定口份以后,以口份作为建筑模数的基础,分别作每一构件,然后组装。
  一组斗栱的繁简,常以“踩数”的多少为标志。踩是什么意思呢?即以正心栱为中轴,挑出一层栱子为一踩,踩与踩的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一拽架,每往里外支出一拽架,就多一踩,谓之出踩。如五踩,各向里外出两拽架,共四拽架。七踩各出三拽架,共六拽架,其余以此类推。由平板枋向上,每高一层翘昂,高为两口份。平板枋自身高两口份,大斗高两口份,往上每层昂翘均为两口份。
  斗栱踩数多,挑出的拽架也就多,其分件就随之增多。一般来说,从一斗三升开始,继之为一斗二升交麻叶,直到十一踩。在正面上有时不用翘在大斗正面口子里施以昂,叫做单昂三踩斗栱。正面上不用翘,使用重昂五踩斗栱。将第一层昂换成翘即是单昂五踩斗栱。还有单翘重昂七踩,重翘重昂九踩,甚至高达十一踩。
  三
  以孔庙孔府为代表的曲阜古代建筑,是古代建筑文化的具体体现。那一座座、一间间殿庭庙堂,是我国古代工匠,用木石写成的历史。
  明代是曲阜建筑的顶盛时期。这时的殿宇用料讲究,技术成熟,加工细腻,雕刻精湛,具有全国第一流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石以龙柱、石牌坊、云龙陛石为代表,标志着一代雕镌技艺的光辉成就。
  在琉璃瓦的使用方面,则比金代更为广泛。
  清代继承明代的传统,仍保持曲阜的许多地方特色,如石刻龙柱的使用,斗栱细部的某些形式,因受北京官式做法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清式建筑通常具有的特点,如:大木做法简化,侧脚和生起逐渐消失,斗栱加密,平身科可多达六欑,但用两欑的门与殿依然占相当数量。琉璃瓦的使用明显增多。一些主要殿宇,如大成殿、门、寝、孔林享堂等,都是雍正年间所建,工程质量很高,斗栱用材粗大,磨砖干摆墙裙、红灰黄灰粉面和披麻使灰油漆地仗等做法都很讲究,堪称是清代做法中的精品。石雕龙柱加工精细程度丝毫不是亚于明代,但艺术水平稍差,气韵、布局、线条都较明代中叶为逊色。
  明弘治十三年的孔庙大修,征调了京畿和各王府的建筑高手,李东阳在《重建阙里孔子庙图序》中说:“斲削搏埴雕琢绘饰之工,则征之于京畿及藩府之良者。”这无疑会把曲阜的建筑施工工艺提高一步。石作雕镌工艺也不例外,从现存明清碑首以及石坊、石柱的雕刻中可以看到,凡属明代作品,一般都有构图匀称、线条流畅、技法娴熟的特点。清代虽然也有较好的作品,但艺术水平有所下降。
  使用石檐柱组成木石混合结构作为主要殿宇和门屋的框架,是曲阜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种风气自金、元而下,至明代达于极盛。入清后,除按明时旧式修复仍用石柱外,新建的建筑物多已采用全木框架,如孔庙碑亭、孔林享殿等,但仍有少数采用石柱。石柱的开采、运输、加工都不及木材便捷,价格也较昂贵,所以清代为了降低造价,加快工程进度,必要时,宁可牺牲石柱具有的耐久和美观等优点而易以木柱。
  为了有效地对曲阜古建筑维护和修缮,孔府常年设有工种齐全的修缮队伍,其中包括木工、泥工、油工、彩绘等工种。这些人员,师徒相传,技艺相承,常期从事古建修缮工作,他们大都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艺,堪称技术精湛,身怀绝技。这些人被统称为匠役。
  孔府的匠役,在孔府营业,可得到孔府发放的工食粮,并可免除差徭。他们对孔府有主仆名份,不得擅自离府。
  木工和泥工,被称为木匠、泥水匠,也称木作和泥作,是孔府的常设匠役。如有大型工程,两作合作一起勘察,制定计划进行施工,匠役则由两匠匠头召集。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孔府做工的泥水匠还有十二人,木匠二十七人。这些人由孔府发放给他们工食银。《府内员役工食钱账》记:“泥水匠:张宪珣一两,张宪堮一两,樊昭美一两,王文学一两,杨思玉一两,张宪坤一两,张昭荣一两,李辰名一两,钟庆余一两,张维元一两,于宪林一两,王守田一两。木作:王书国六两,袁兆勋三两,丰广安三两,傅海七钱五分,继河七钱五分,宪甫七钱五分,高景凤七钱五分,罗天环七钱五分,颜士仁七钱五分,林广洋七钱五分,昭沂七钱五分,王存志七钱五分,孙永安七钱五分,李长泰七钱五分,张永兴七钱五分,李昭和七钱五分,高长清七钱五分,李兴邦七钱五分,庆洋七钱五分,范永河七钱五分,郝振喜七钱五分,甄承吉七钱五分,尹其祥七钱五分,王荣顺七钱五分,钟继荣七钱五分,继湘七钱五争,骆承宣七钱五分。”(《孔府档案》六二九O之二)
  另外,还应顺便提一下曲阜古建筑中的庭院设施。从现存的曲阜古建筑来看,几乎所有的建筑群,都是用庭院作为基本单元来完成其组合的。为了满足室外活动的需求,不论是庙宇还是府第,主要庭院都敷设砖地面。同时,庭中和露台必须在暴雨时能顺利排水,为此,在院中埋设排水暗沟。
  庭院中还裁植了树木。庙庭多以桧柏为主,四季长青,郁郁葱葱,宁静肃穆,非常适宜。尤其是严冬降临后,仍是一片苍翠,毫无萧条之感。古桧柏姿态优美,配合殿宇亭阁,给人一种庄严悠深的感觉。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