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刘余莉
b4129228828a852e328ab7e67c60c2d6_副本.jpg

刘余莉

刘余莉,女,1973年生,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研究,特别是《群书治要》的弘扬。

  • 刘余莉:“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中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如果大家都厌恶他,你一定要去观察,为什么他被人厌恶,不能够轻易相信众人的意见。也有人被众人所推崇,同样也不要轻易相信,要考察一下,他为什么被人赞叹?这说明,判断一个人的贤德与否,不能仅仅依靠沸沸扬扬... [详细]

    2025-02-10 09:19
  • 刘余莉 聂菲璘:坚持“两个结合” 回答时代之问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详细]

    2024-12-10 11:20
  • 刘余莉:筑牢我们的文化根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详细]

    2024-11-01 09:52
  • 借鉴传统文化 办好思政课

    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详细]

    2019-06-05 12:30
  • 教育、传统与文化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始从家庭,而且是始从胎教开始,到最后慎终追远,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些学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看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最... [详细]

    2019-06-05 12:25
  • 中国传统社会的“担当”之道

    在中国传统社会,庸碌无为者往往为世人所不齿;而勇于担当、坚持忠义的贤士,则为世人所称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一批襟怀天下、心系苍生的领导干部切实担当起历史责任,虚心汲取古人选贤任能的历史智慧,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构筑风清... [详细]

    2019-06-05 12:20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