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罗锦堂

朱金泰:我与罗锦堂先生印缘小记

2018-12-13 15:48:00  作者:朱金泰  来源:中国孔子网

  罗锦堂,字云霖,精研国学和佛学,元曲专家,著有《中国散曲史》等著作十余种。先后在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大学任教任职,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在台湾时师从郑因百、台静农、毛子水、戴君仁、董作宾诸前辈,与胡适、傅斯年、钱穆、于右任等民国大师交集甚深,多有唱和。

  戊戌十月,昭明兄来访,专程将其恩师罗锦堂先生赠我的墨宝移交于我。锦堂先生专门为我撰写楹联“日出林中春光好,风来水上自成文”,并以朱笔甲骨文书之,实在令人感动。于我,自有特别意义。

  其一,文学之缘。罗锦堂先生是中华民国第一个文学博士。其博士学位答辩由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主试,由梁实秋、台静农、李辰东、戴君仁、苏雪林、郑骞等学界巨匠主考。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香港、美国的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香港新亚书院(现香港中文大学)的创始人钱穆先生为聘罗锦堂先生接替自己教授中国文学史曾费了不少周折。罗锦堂先生知道我写过几本书,或许认为我与文学算是有些关系,特意为我撰写对联“日出林中春光好,风来水上自成文”,大概也包含了对我文学创作的勉励吧。也有朋友认为,对联中“春”“水”隐寓我名字“泰”的意思。

  其二,金石之缘。罗锦堂先生对甲骨文研究甚有造诣。他曾师从民国史学巨匠董作宾。在甲骨文学术研究领域,钱玄同曾将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称为“甲骨四堂”。若以专写甲骨文的学者而言,当推董作宾为第一。我早前几年痴迷篆刻,对金石甲骨略有接触,能得到董作宾高足罗锦堂先生的甲骨书法,可研揣悟摩,自有特别的意义。

  其三,乡籍之缘。我曾拜访过罗锦堂先生,并当面请益。老先生虽生于民国,年已九秩,但思维敏捷,谈笑风生,聊起文化、历史、艺术等话题,毫无违和感。罗先生夫人曹晓云女士祖籍湖南衡山,出身名门,外祖母曾氏系曾国藩之曾孙。我与曾国藩同乡,平时也研究湘军文化,自然多了些亲切感。老先生博通经籍,与之交谈如沐春风,受益良多。


罗先生弟子昭明转交锦堂先生墨宝

  与罗锦堂先生结缘,源于二〇一六年。

  是年五月左右,昭明兄找到我,说其恩师罗锦堂先生即将自美访湘,届时会开展一系列讲学活动,并将举行《彩绘中国百蝶图》国内首展暨《蝶梦雅集》新书首发仪式,因老人家年已耄耋,无力应付大量签名,拟以钤印代替手书,嘱我治印两枚。

  其时,我已很少侍弄篆刻,但为锦堂先生治印,当自欣然接受。于是,按昭明兄之嘱为老人家刻“罗锦堂”“云霖书屋”(罗先生字云霖)两印。后得知罗老对佛学亦有研究,便自作主张加刻“无上菩提”。

  据昭明兄介绍,锦堂先生亦喜欢书画,对自用印章很是讲究,只有寥寥几枚。曾有诸多篆刻名家主动提出为罗老治印,都被罗老婉拒。美国《世界日报》主笔陈艳群女史在《身处艰难气若虹——罗锦堂先生忆恩师台静农》一文中有记述:“久闻罗锦堂先生精心珍藏了两枚印章,一枚是著名书法篆刻家王壮为(曾任陈诚的机要秘书)的作品,另一枚则是恩师台静农先生的作品。我留意到,罗老平素馈赠墨宝所用的名章,大多为国父孙中山之孙女孙穗芳请清华大学教授代刻并赠与他的,但从未见他启用过台先生的章,甚是好奇,闲聊中忍不住探问,罗老无比自豪地说,我把它当文物锁进保险箱了。”

  昭明兄告之,罗老的新书《蝶梦雅集》在湘首发时,全部启用我刻的新印。《蝶梦雅集》一书颇有逸趣。罗锦堂先生在台湾大学求学之时,每暇入深山丛林,搜捕标本,并据此画蝶。同时又收集古今有关蝴蝶传说之趣事,并附有诗画界名流张大千、于右任、溥心畲、钱穆、台静农、俞振飞、饶宗颐、赵少昂等人的题词,甚有欣赏价值与文史价值。


拜访罗锦堂先生。左为锦堂先生弟子、韩国孔子学院院长严贵德教授,右为锦堂先生弟子、美国《世界日报》主笔陈艳群女士

  于美学,博识多通的锦堂先生自然是方家。印章篆毕,我担心锦堂先生会否满意我的篆刻。后昭明兄告诉我,锦堂先生返美时,还特意嘱咐将这几枚印带上。锦堂先生弟子陈艳群女史反馈说“罗先生对您刻的几款印章赞口不绝”。这些溢美之词应是对我这个晚学的慰勉。

  当然,最令我意外的是,锦堂先生自湘返美后,还特意为我撰了楹联,并亲笔书写。老先生虽然长期客居海外,但为人处事依然保留了民国老派文人之间礼尚往来、相互唱和的作派,值得吾等晚辈尊仰。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我曾读过罗先生与傅斯年、钱穆等闻达的传奇故事,洋溢着文人风骨。收到罗锦堂先生馈赠的楹联与书法后,我当即铺纸画了一幅水墨梅花,一则表示感谢,二则向罗老致敬。同时,也想与罗锦堂先生一并缅怀他的恩师——民国著名作家台静农先生。台静农是鲁迅得意门生,亦是挚友,因此受到台湾当局严密监视,文学创作受到干扰,遂寄情于书画印,他作画尤喜梅花,以寓傲骨。其梅花深得张大千喜欢,张大千每过生日,台静农必画梅为他祝寿。


罗锦堂先生与拙作梅花图合影

  画毕,我托回国省亲的陈艳群女史转交给定居檀香山的罗锦堂先生。画题《留香乾坤》,取“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之诗境意韵,亦是对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的锦堂先生表示敬意。不日,艳群女史从檀香山发来照片,告知画已转交锦堂先生,说老先生很开心。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祝锦堂先生开心夷悦。

编辑:郭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