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刘岩

孔氏家祭

2018-07-13 14:38:00  作者:刘岩  来源:中国孔子网

  一、概述

  一般意义上讲,孔氏族人宗庙祭祀可以分为两种:即公祭和家祭。我们这里所介绍的祭祀是孔氏大宗户解放前之家祭活动。此家祭是以嫡子血缘为单位举行的一种传统祭祀,主要以祭祀近祖为主,又分为庙祭和墓祭,它们都是传统祭祀礼仪的组成部分。在祭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繁缛细腻、庄严肃穆的过程中感受家庙祭祀的强烈尊“神”意识和行为的象征意义,它的延续传承向族人展示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家祭这项活动在《孔氏家仪》等相关的史料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为聚居各地的支族旁系在祭祀的具体形式上提供了规范的祭祀行为,在其家族内的影响及社会历史影响,一点也不比公祭逊色。

  从历史宏观上看,宗庙祭祀的起源较早,远可追溯到三代,它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时期是祭祀的成长期,以“社”的面貌散现在史籍中,至周时成熟而完备,各封建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大庙”,作为对自己祖先的祭祀对象,并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大事加以对待,以致文献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的记载。随着商周以来纯粹宗教意识的逐渐淡化和人文伦理精神的凸显,祭祀宗庙祖先原有的宗教意识逐渐淡化,强调尊卑、亲疏伦理纲常的蕴义日趋明显,《礼记》曰:“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礼记·祭统》,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宗庙祭祀形式也相应由繁趋简,秦汉以来,四时祭、袷(禘)祭逐渐成为皇亲国戚宗庙祭祀的主要形式,而独有孔庙作为平民宗庙,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祭祀礼仪的原始信息。孔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立庙于旧宅,时为家庙,早期的祭孔活动,所谓公祭与家祭混为一体。宋代以前的大宗户家庙在今崇圣祠后,宋天禧二年(1018年) 大成殿落成的出现,应该是公祭与家祭的分水岭,但此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祭,应该说近祖庙的出现才完全具备了较为独立的家祭活动内容和客观条件。从目前家庙“报本堂”启于五十四代衍圣公木主看,大可在明代便有了独立于孔庙公祭以外的家祭祭所。此时家祭这项活动应该是最为活跃,大凡有婚丧嫁娶等族中大事亦皆告庙祭祖。

  孔氏家祭其中的主要祭祀项目如:祔祭、祫(褅)祭、时享等都保留了遥远的历史记忆。祔祭,是一种在祠庙中配享礼仪方式,据有关学者研究认为,“祔祭”在甲骨卜辞中就有(李仲淑《卜辞祔祭的新证据》《殷都学刊》2期)),说明在商代就有祔祭现象。孔氏家庙完整地留存祔祭之本意:奉亡者之木主春秋两祭列祀于祖庙;袷(禘)祭,亦出现在商周时期祭祀祖先的宗庙礼仪中,用以祭祀先公、先王、先臣以及除上天之外的其它诸神祇;时享本是宗庙四时祭祀的祭典,孔氏家庙也有相同的定制,所以每年四孟月(旧历一、四、七、十月)上戊日(第一个戊日)在家庙行礼,由衍圣公主献,族人随班。

  另外,孔氏家祭在祭祀过程中如使用祭祀用品,祭品的摆放以及执事者的分工、人数、或站、或跪以及面向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主要出于对传统宗法礼制祖先的敬仰而为。家祭的积极意义在于沿袭了传统礼俗文化,亲近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家人,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宗子的号召力。孔氏家族的家祭是当属于宗法礼教的范围,虽然家祭和公祭在表象上有一定的差别,家祭没有公祭的隆重、浩大,但追根溯源家祭从根本上仍旧是祭祀礼仪的延续与扩展,其内涵更为丰富、深刻,情感更为真实、细腻,其目的性更为直接、明确和自觉,使得祭祀文化丰满而具有活力。

  在孔氏家祭的过程中,春秋两祭、祔祭及墓祭是主要的祭祀活动,也是宗法传统信仰的突出标志。

  此次资料搜集整理,主要是根据《孔氏家仪》的家祭过程记载以及相关的史料所记祭词,其内容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祭祀原始性,但依然不乏其更具学术研究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使我们更为真实、全面深入的了解孔氏家祭文化,更深化了现今对于家祭特征的认识。研究孔氏家祭不仅对于中国传统祭祀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对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氏后裔乃至整个世界的人类精神文明研究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报本堂、祧庙祭祀

  在孔府东路建有专门祭祀孔氏近祖的地方——报本堂和祧庙,为一整体院落,与孔庙相对应称之为“家庙”。

  “报本堂”五间,据传,旧时中室祀奉五十四代考妣木主,左两室祀奉“宗子之高祖考妣”木主、“宗子之祖考妣”木主,右两室祀奉“宗子之曾祖考妣”木主、“宗子之考妣”木主,木主南向并列。其后有“祧庙”三间,奉藏有五十五代以后被迭迁“庙祖考妣”木主,左室奉藏六十五代衍圣公“祖考妣及考妣”木主,木主皆南向。右室存放历代考妣画像、谱牒、祭器等。

  这就是孔氏大宗户祭祀近祖的家庙布局。

  由于孔氏家族历经两千多年的繁衍,体系庞大,人口众多,其余分支六十小宗户,各自在当地立小宗庙,其子孙分支,在家立庙祭其祖。《礼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仕一庙,庶人祭于寝。”(《礼记.王制第五》)诸侯为世袭爵位,乃世袭其庙。大夫不世官,无官其庙则随之被毁。唐宋时,庙制没有改变,士大夫祭祀先人皆于“寝”,明代以来有了“庶人祀三代之制”。 孔氏大宗户为世爵,依古代庙制应为五庙,其余小宗户虽不为官,但因其祖荫之故,皆有其庙。

  家庙祭祀依“礼” 规定,繁缛、细致、严格、频繁,有多种名目的祭祀,其中春秋两祭最为重要。

  春秋两祭礼仪相同,其宗子要举行三日。祭前一日,宗子身着“公服”(即补服,又称吉服),率众族人、子孙及执事至家庙,整理打扫现场,洁净无污。祭日,报本堂各祭案摆放汤饭、果淆各五,羊一,俎在左,豕一,俎在右;各祭主前供一爵,备实酒奠;每案另置一爵,备实酒奠,酒奠几前设一祝案。在室内西,南向置一福胙案;东,北向置一酒樽。在户外东,西向勺北柄加幂案,馔五盘共案;户外西,东向往北排列:洗在东阶下向东,荣罍水、勺北柄,案西向;爵十五,列罍前。宗子拜位在中阶下,众人拜位在中阶少后。昭位在东,西上,穆位在西,东上。守祠者一人立于户内左边,面西向;祝者一人立于祝案右边,面东向;司尊者一人立于尊案后;司香者五人面西向,北上排列;司馔者五人立于馔案后,面东向,北上排列;司罍、洗者各一人立于罍、洗后;司爵者五人在其北,并西面北排列;司燎者一人立于燎位(在庭院西南隅,东向)南,面北向;鸣赞一人立于东阶之上,面西向;引赞一人在宗子右边,面左向;对引一人在宗子左边,面右向(分献者有引赞,无对引);司钟、鼓各一人在庙门内,鼓东钟西相向。

  一切就绪,鸣鼓三响,宗子着礼服(官服)至家庙行礼,执事各司其职,祭祀众人各就各位。宗子就位后,执事瘗(掩埋之意)毛血,开始迎神。宗子至盥洗所东洗手,司洗者立北面递巾为宗子净手后升堂。司香者奉香由中室有序至各祭案左边北立,宗子由东室进入,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下跪,祭祀众人随跪。守祠者启椟出主,退至次位前待立。司香者于西面跪,进香,宗子焚香后,司香者站起复位。宗子举爵,酹酒,奠爵(把酒撒到地上,留下一半放回几案),俯伏,起立。众人皆随之俯伏,起立。宗子依次至高、曾祖神位前各启椟出主,焚香、酹酒,礼仪如上。礼毕,从西户出,复位。凡是复位时,行至户东,面北鞠躬,然后走下台阶。如有祔主,则以其子司分献。分献时待宗子即将复位,盥洗升堂,至位前启椟出主,焚香、酹酒,礼仪如上。

  司馔者设馔完毕,参拜神位。宗子等众人鞠躬、四拜,起立,行初献礼。宗子至盥洗所,司罍者面西,沃爵。司爵者五人各取爵立于洗北边,面南。宗子面向东洗爵,司洗者面北进巾递与宗子擦拭五爵。然后上阶至酒尊处,司尊者举幂(揭开覆盖在酒尊上的巾),斟酒。司爵者捧爵,由中室有序进入,各自到祭案左侧,面北而立。宗子由东室进入,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下跪,祭祀众人随跪。司爵者面西而跪,进爵,宗子受爵,供献,后交回司爵者,司爵者起立,恭放奠案正中,退出复位。宗子俯伏,起立,众人随之俯伏,起立。宗子依次至高、曾祖神位前,各献爵,礼仪如上。完毕后至读祝位置,跪,众人皆跪。读祝者面北跪于宗子右,宣读祝文:“维某年某月,朔越几日甲子,孝孙某敢祭于显五十四代祖考妣、显高祖考妣、显曾祖考妣、显祖考妣神位前,曰:‘惟仲(春、秋)敢以柔毛刚鬣、嘉荐普淖,用荐岁事,尚飨。’”读毕,奉祝文恭敬安放在正位祭案之上,面北俯伏,起立,退出复位。宗子俯伏,起立,众人皆随之俯伏,起立。宗子复位。

  行亚献礼与初献礼一样,但不读祝文。行终献礼如同亚献,不同的是亚献献爵执事者,面西跪,进奠于左。终献执事者,面东跪,进献于右。

  三献完毕,饮福受胙。宗子升堂至福胙位,跪,众人皆跪。祝者面西跪,以福爵授予宗子,宗子接过,饮,祝者起立。执事者受爵,起立,返于放置祭品处。祝者取盘盛羊左臂,面西跪,授予宗子,宗子接过,祝者起立。宗子又授予执事者,执事者跪授,奉出(待祭祀完毕归于宗子)。宗子俯伏,起立,众人皆随俯伏,起立。

  宗子复位,率众人鞠躬,四拜,起立。司馔者徹馔出,开始送神。宗子等人鞠躬,四拜,起立。祝者恭奉祝文至燎所,宗子看着祝文焚烧完毕,然后升堂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跪。守祠者奉主入椟,宗子俯伏,起立,众人皆随俯伏,起立。宗子依次至高、曾祖考神位前各藏主,礼仪如上,复位,礼毕,鸣钟,宗子等众人各退。

  岁暮年底之祫祭,礼仪如上。

  祧庙有祫祭、无时祭,礼仪如上。

  每逢元旦、上元、端阳、中秋、重阳、冬至及每月朔、望日,守祠者都摆放酒脯祭品于各神位前,恭启椟出主,宗子早起,着公服(元旦、冬至着礼服)至各神位前,跪,焚香、酹酒,俯伏,起立,再拜,起立,退出,众族人后裔皆早起拜于各神位前。祧庙祭祀也是如此。

  宗子凡因故远出归来必到家庙造访,有大的举动也要告知神位。旁支有事则告于宗子,宗子为其代告神位。礼仪如下:

  宗子至盥洗所洗手、升堂,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随跪。守祠者启椟出主,司香者跪进香,宗子焚香、酹酒,俯伏,起立,众人随之。宗子依次至高、曾考神位前,启椟出主,焚香、酹酒,礼仪同上。宗子至读祝位跪,众人随跪。读祝者跪读告文完毕,把告文奉安正位案上,俯伏,起立退下。宗子俯伏,起立,众人随之。宗子复位,率众人鞠躬,四拜,起立。祝者恭奉告文至燎所焚烧,完毕,宗子升堂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随跪。守祠者奉主入椟,宗子俯伏,起立,众人随之。宗子依次至高、曾考神位前,藏主。礼仪同上,复位礼毕。

  对一些特殊的日期和事故原由的祭祀,也作出特殊规定。

  每逢祭日、遇国忌、家忌,当有所改变。当宗子祭时正好入见朝内,则停止祭拜,回来也不补祭。凡是有不出三年(三个年头)之丧者,不能参与祭礼。齐衰之丧(分为三等:祖父母服一年期,曾祖母服五个月,高祖父母服三个月),丧期过后可祭,功缌(古丧礼中大功﹑小功和缌麻三种丧服的通称)踰月可祭。被祭祀者,也是如此。因终丧(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各年头)祭祀而踰期的,不予补祭。凡是所谓元旦、上元及朔、望之祭,有三年之丧者,既吉冠素服,哭声不断,直到祭祀结束,称之为“卒哭”。如有不能卒哭者,则告知,有近支子弟或服期解除者代行礼。齐衰之丧亦如此。

  另外,对家庭主妇也有礼仪规定:凡时祭、告祭、朔望、诞辰、忌辰,都要随从至祠堂行礼。与古礼妇人行亚献礼不同,此时只在祭毕后行礼。

  这就是宗子家庙祭祀礼仪,其他旁支家庙依照此礼仪执行。

  “祔”祭礼

  奉死后三年的木主于祖庙与祖先的木主一起祭祀为祔,这也有一套完整的礼仪。首先,改变家庙中众多的木主提名,把远祖木主移开,递增近主,举行“祔祭”,这都要择日行事。

  宗子家庙行祔礼之日,一大早便陈设酒脯,如同告祭。主人身着礼服,率众人至祠堂各就各位,执事各司其职。主人至盥洗处洗手,完毕升堂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随跪。守祠者启椟出主,司香者跪进香,主人焚香,司香者起立退下。主人酹酒,俯伏,起立,众人随之。主人依次至五世祖等各神位前,启椟出主,焚香,酹酒,礼仪相同。完毕,至读祝位置,跪,众人皆跪。读祝者面北而跪于主人左方,读告文:“维某年某月某日,孝孙某敢昭告于显五十四代祖考妣、显五世祖考妣、显高祖考妣、显曾祖考妣、显祖考妣神位前,曰:‘蒸尝之事,今传次在孝孙某,仰惟宗祏,礼合改题,不胜感怆,谨告’”。读毕,恭奉安放正案之上,面北俯伏,起立,退出。主人俯伏,起立,众人随之。主人复位时于众人一起鞠躬、四拜,起立。祝者恭奉告文至燎处,把告文焚烧干净。主人升堂查看,执事者设题主案于室内东边,西向。选择子弟中善于书写者为题主者,至各神位前,鞠躬,拜,起立退于案东,面西站立。执事者依次奉木主就案洗净,题主者改题完毕,执事者还原主座,题主者至各位神位前,鞠躬,拜,起立退下。执事者撤案,主人率众人再就位。主人至盥洗处洗手,完毕升堂至五世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跪,主人焚香,酹酒。祝者跪读告文:“仰惟我祖,庙次应祧。心虽无穷,礼不敢越。今当藏主,不胜感怆。谨告。”读毕,恭奉安放在案之上,俯伏,起立退下。主人俯伏,起立,众人随之。主人复位时于众人一起鞠躬、四拜,起立。焚烧告文,主人升堂至神位前,跪。执事者进请远祖木主,主人俯伏,起立,送主入祧庙至座前,主人跪。执事者藏主完毕,主人俯伏,起立,退出。返回至报本堂,行告迁礼。主人与众人各就位,主人至盥洗处洗手,完毕升堂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随跪。主人焚香、酹酒,俯伏,起立,众人随之。主人依次至高祖以下各神位前,焚香、酹酒,礼仪如上。

  然后,主人至读祝位,跪,众人皆跪。祝者跪读告文:“远庙既祧,仰惟历世之主合,依次递迁,不胜感怆,谨告。”读毕,恭奉安放正案之上,俯伏,起立退下。主人俯伏,起立,众人随之。主人又至高祖考妣神位前,跪,执事者进请新木主,主人俯伏,起立,送至左第一室,主人跪,安放木主完毕,俯伏,起立。再迁曾祖考妣神主安放在第一室,祖考妣神主安放在左第二室,礼仪相同。主人复位时于众人一起鞠躬、四拜,起立。焚烧告文,主人升堂至五十四代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跪。守祠者奉主入椟,主人俯伏,起立,众人随之。再到各神位前藏主,礼仪相同。主人复位,礼毕。妇人以下至各神位前及祧主前各拜,起立,退下。

  祔祭之日,陈设所祔之祖神座于厅事正中,南向。新祔者神座于东序,西向。神座前皆设香案、供案,设汤饭、果脯,皆以五,各陈设二俎于香案左右。正位北首,祔位东首。祝案二,分别放置于神座右,正位南向,附位西向。一馔案放置于户外西,东向,设馔二(用蒸食)、炙肝二、炙肉二、炙鱼二,皆佐以羹、茶二,一起北上。其他尊、爵、罍、洗之位摆放如祠堂一样。燎位在庭西南隅,东向。设主人拜位于中阶,设子姓拜位于东阶,西上,宾客拜位于西阶,东上。执事者、赞者如同在祠堂的位置。祠堂内陈设尊、俎、罍、洗亦如时享。主人一早起来,着吉服(卒哭祔者用素服。主祔于其祖之室,等待丧毕,迁入庙主),洗手,至神位前,跪。执事者启椟出主,主人焚香、酹酒,俯伏,起立,鞠躬,四拜,跪。执事者进请木主,主人俯伏,起立,随执事者出,把木主恭安于厅事东案之上。主人面东而跪,待安主完毕,俯伏,起立。遂至于祠堂,请曾祖考妣神主,恭安于厅事正案之上,礼仪如上,完毕。主妇以下至神位前,各拜,起立,退下。宾客来拜,主人位于东阶,面西陪拜,北上。宾客祭拜完毕,主人拜宾。宾客出,归客位,待于日中而祭。摆放祭品完毕,执事者各司其事。主人就位,众宾客、众子姓皆就位。执事者瘗毛血,开始迎神。主人至盥洗所洗手,升堂至曾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跪。主人焚香、酹酒,俯伏,起立,众人皆随之。主人至考神位前,焚香、酹酒,礼仪如上,后复位。司馔者设馔完毕,参神,主人及众皆鞠躬、四拜,起立。

  行初献礼。主人至盥洗所洗爵二只,上台阶,至酒尊所。司尊者揭开酒坛之幂,酌酒,至曾祖考妣神位前,跪,众人皆跪。司爵者跪进爵,主人受爵,拱举,还于司爵者。司爵者接过,起立,奠于祭案,退下。祝者面北而跪,读祝文:“(称孝孙)今日今辰,跻祔某府君,谨以柔毛刚鬣,嘉荐普淖,明齐溲酒,荐此祔事。尚飨!”读毕,奉祝文恭敬放置案上东,面北俯伏,起立,退下。主人俯伏,起立,众皆随之俯伏,起立。主人至考神位前献爵,读祝文:“(称孝子)今奉神主适于曾祖考某府君,谨以柔毛刚鬣,嘉荐普淖,明齐溲酒,荐此祔事。尚飨!”祝者在主人左,面东而跪。读毕,恭敬安放祭案上东,面南俯伏,起立,退下。献毕,主人复位。

  行亚献礼如初献,行终献礼如亚献礼。

  三献毕,主人及众人皆退位,侑食(给神主供献祭品)。赞者引侑食二人(众子姓充之,或一人亦可。)各至神位前,跪,献炙肝一,在左,羹一,在右,俯伏,起立,退。再侑,献炙肉、奠肝左,其羹奠初侑之右。三侑,献炙鱼、奠肉左,其羹奠再侑之右。共分三次侑食,礼仪皆如初。侑食完毕,执事者点茶(古礼仪,主妇馈赠食品),阖户(如无户,则下帘。阖户,求神于幽之义)。少顷,祝者户外,面北噫歆(祝欬三声,告神主启户):“启户”。祝者站立阶下,面东,告主人养道以成。此时主人在庭中,东南隅,面北立。主人及众人皆复位。司馔者彻馔出,送神。主人及众人皆鞠躬,四拜,起立。祝者恭奉祝文至燎位。主人望燎毕,复位,升堂,至正位前,跪。执事者进请木主,主人俯伏,起立。祔位也是如此。曾祖考妣神主在前,考神主在后。主人恭送入祠堂,还曾祖考妣神主于原位,纳考神主于最西一室。(初祔皆纳右室,易世乃迭迁左室,此孔氏家庙之旧式)。主人先至曾祖考妣神位前,跪,执事者奉主入椟。主人俯伏,起立。再至考神位前,藏主,礼仪如上。主人退,执事者摆放祭品,完毕,遂祫祭,礼仪相同。不同的是,古因祫而迁主,此时则因迁主而祫。祝文:“兹以某府君祔庙礼成,谨以柔毛刚鬣,嘉荐普淖,明齐溲酒,荐此祫事。尚飨!”祭毕,宾客退,主人出,拜宾于客次。主妇以下至神位前,各拜,起立,退。凡祔考,若子,则于其祖考妣祔妣,若妻、妇则于其祖姑(《士丧礼》云:“以其班祔。”《杂记》云:“男子祔于王父则配,女子祔于王母则不配。”《丧服小记》云:“妇祔于祖姑。祖姑有三人则祔于亲者。”)。祔妣者,迁主配于考之室。祔妻若子若妇,迁主旁列于其所祔者之室,并举祫祭。祝文:“兹以某亲某甫或某氏附庙礼成云云,末云以某亲某甫或某氏附,尚飨!”宗子承祭新祔主前,则以其子分献(此指宗子祔其冢子、冢妇。)支子(尚与宗子同住一处未自立庙者。)祔于祖庙,各以其班。若其所应祔之祖已祧(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则祔于五十四代公之室,既祔不祫。其祔所奉祔之祖之主,及献,皆宗子主持。奉新附者之木主,及献,则其子分司其事,拜位次于宗子,他并如上礼仪。凡是支子自立庙堂,遂不举行祔祭之礼。

  另立庙户,应择日而选。主人早早起来,至神座前,拜,请神主奉安于庙而祭之,如“时享”之仪。其祝文:“新庙既成,敬妥神主,谨以柔毛刚鬣,嘉荐普淖,明齐溲酒,荐此肇祀。尚飨!”夫已立庙而妻卒,则妻祔于夫。其祝文:“今奉某太君适于某府君,谨以柔毛刚鬣,嘉荐普淖,明齐溲酒,荐此祔事。尚飨!”夫祔于妻也是如此。别子(嫡长子以外的儿子)之子即祔于祢(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称谓。)。孙辈以下开始各以其班祔,既祔而祫,如同前仪。由于自己及妻尚在,别子没有立庙,而其子死,则卒哭后藏主于别室。其藏主之仪,如同告迁祧主礼仪。待立庙,始归主于庙而祫祭。凡是生母不祔于庙,其子奉祀于别室,时节享荐没其身(《谷梁传》云:“于子祭于孙止。”本指庶子为后者言也。庶子为后,犹得私祭。)。

  墓祭

  孔氏后裔族人,世世代代祔葬于祖茔——孔林。随着人口达到繁衍,茔地不断扩大。载析茔地,以户为区域,同域内有着不同的墓冢。但都是按照子从父,孙从子的宗法礼制,各以昭穆为序。既葬,即墓前为坛,立碑、碣志。碑、碣之制,恪遵《会典》:五品以上用碑,即:龟趺螭首;六品以下用碣,即:方趺圆首。宗子之墓题曰:“几十几代衍圣公某公之墓(无谥者称字)”;庶子之墓题曰:“几十几代孙某官某公之墓”。前作石案及石鼎,又前列石仪(《会典》:三品以上许用石兽六,五品以上许用石兽四。)。

  立碑碣必有祭,此祭属吉礼,宜择日于除服之后,陈碑碣于墓前,拜位及客坐皆设棚次。早起,着吉服,告于祠堂,告文曰:“维某年某月某日,孝子某等(孙承重者曰孝孙某等)敢昭告于显考某府君神位前,曰某等谨涓今日,实惟吉辰,敬树丰碑(树碣曰華碣),用表尊茔,敢告。”告毕,素服至墓地,鞠躬,四拜。监管工役树碑碣完毕,宾客依次各至墓前,拜,主人面西陪拜。礼毕,主人拜宾,宾退,待在一旁。执事者陈羊、豕、祭品、尊、罍,主宾拜位,如同家祭。陈设完毕,执事者各司其事,主人就位,众宾客、子弟皆就位。执事者瘞毛血,迎神,主人至盥洗所盥手,完毕,升坛,跪,众皆跪。主人上香、酹酒,俯伏,起立,众皆俯伏,起立。主人复位,执事者设馔完毕,参神,主人及众皆鞠躬,四拜,起立,行三献礼。

  初献礼。主人诣盥洗所洗爵,升坛,至酒尊所。司尊者举幂,酌酒。主人至墓前,跪,众皆跪。司爵者跪进爵,主人受爵,拱举,复授司爵者。司爵者受,起立,奠于案,退下。祝者跪读祭文,曰:“丰碑屹立,表于百世,礼既告成,不胜感怆。尚飨!”读毕,奉祝文恭安案上,俯伏,起立,退下。主人俯伏,起立,众皆俯伏,起立,主人复位。

  行亚献礼如初献,行终献礼如亚献。

  执事者彻馔,退,送神,主人及众皆鞠躬,四拜,起立。祝恭奉祝文至燎位,主人望燎,复位。礼毕,主人拜宾,宾退,主人复拜于次。

  诏立碑者,派遣官员致祭。设棚次承祭,如谕祭于家一样的仪式。每年的清明节、七月望、十月朔,都要至墓地祭扫。凡庙中有主者,也要祭祀。高祖、曾祖以下的近祖则遇诞辰、忌辰皆祭于墓地。并陈设羊、豕、殽馔,主人素服就位,执事者进香,主人上香,鞠躬,拜,起立,跪。执事者跪进酒,主人酹酒,执事者奉壶再斟酒,主人拱举,授执事者,执事者受,起立,奠于案,退。主人再拜,起立,礼毕。主妇惟有扫墓时节前往奠祭,诞辰、忌辰皆拜于祠堂。凡是族中祭墓、扫墓各并如上仪。大宗户扫墓,在孔林享殿偏东,特别设有祭坛,泛祭族中无后者及殇者,悯其无主者。凡是子孙出仕在外,请假回籍探望墓地者,前往祭于先人之墓,如树碑碣之仪。已属支庶,则告于其宗,为之代祭。

  墓祭之礼,当属祭祀之礼延伸与传承,是后人对以故先辈的吊念礼仪。其规范详尽、严谨,表现出对亡者无限尊重和怀念,反映了封建宗法理念和传统礼仪影响深远、广泛。 

编辑:赵珂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