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名春,男,1956年生,湖南武冈县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先秦典籍和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和教学。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为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著有《荀子新探》《郭店楚简老子校释》《中国学术史新证》《孔子真精神——<论语>疑难问题解读》《周易研究史》《周易经传十五讲》《帛书周易论集》《出土简帛丛考》等书,在《哲学研究》《历史研究》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0多篇。
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是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仁学,“仁”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仁”字的本字为何?后来又有了些什么发展变化?这对探讨“仁”字的本义,从而加深对孔、孟思想本质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以新出... [详细]
我早年是做荀子的,来清华之后做出土简帛和《周易》比较多。近年来我对《论语》比较重视,对儒学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当年我们这些知识青年都是批林批孔的时候开始读《论语》,一开始接受的就是负面的东西,对儒学没有多少好感。后来书读得多了,慢慢地对儒学有了感情,但这是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