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孔祥安
孔祥安_副本.jpg

孔祥安

孔祥安,男,山东曲阜人,1967年生。孔子研究院学术部部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儒家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研究。出版《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为政以德十二讲》《儒家文化普及读本》《大哉孔子》《古八德故事研究与新解•孝》等著作10余部,在《孔子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理论学刊》《齐鲁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5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级课题4项。荣获省、市社优秀社科成果奖多项。

  • 孔祥安:中庸——儒家的至德要道

    “中庸”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所追求与秉持的一种臻至完美的道德标准或行为规范。 [详细]

    2022-03-04 16:50
  • 中国传统忠观念的起源再探

    忠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但关于忠观念的起源研究一直以来没有形成共识,甚至存在忠观念与忠概念的混淆。五帝时代“中”的意识是“忠”观念产生的文化源头,“忠”源于“中”,忠观念起源于五帝时代。忠是五帝时代军事首领或酋长为了本群体利益所产生的中... [详细]

    2019-03-29 10:58
  • 原始儒家孝伦理的汉代异化及其影响

    汉代为“以孝治天下”,利用教化、奖惩等手段,采取“以孝入律”的强制措施,极力推行儒家孝伦理,为此原始儒家孝伦理在汉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乃至异化。以孝亲案例探讨孝伦理在汉代的异化,有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儒家孝伦理的内涵和实质,厘清原始儒学与后世儒学的区别,正本清... [详细]

    2019-03-29 10:56
  •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思想探微

    孔孟荀代表的先秦儒家,力倡修身为政、民为邦本、选贤使能、富民强国、礼主刑辅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思想。自汉武帝以后,这一儒家政治思想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体的主体意识和人们社会生活的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其所蕴含的丰富合理内涵和博大精深的... [详细]

    2019-03-29 10:54
  • 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价值根源

    孔子认为“为政在人”,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伦理道德的方式解决“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为政思想和主张。孔子德治思想的创设和建构,是对周初“敬德保民”等政治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知天命”,既是对周初“以德配天”的政治化天命观的转化和超... [详细]

    2019-03-29 10:52
  • 孔子忠伦理的多层意蕴

    孔子忠伦理有教人忠、修身忠、与人忠、忠于职守、爱国(事君)以忠、忠恕为仁等多层意蕴,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一种伦理美德。孔子提倡“以道事君”、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反对臣无人格原则地讨好、侍从、顺从君。孔子把“忠”纳入其“仁学”体系,将忠恕作为为“仁之... [详细]

    2019-03-29 10:39
  • 孔子的政治哲学

    孔子提倡以伦理道德的方式解决“天下无道”的现实政治、社会和人际问题,认为政治应以道德为依据,体现善的价值需求,倡导以“为政以德”为总纲、“道之以德”为方针、“政者正也”为原则、“为政在人”为根本、“取信于民”为基础、“爱民利民”为本质的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和... [详细]

    2019-03-29 10:36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