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据网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实践层面的中国化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在每一层面中,都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的融合,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相应地区分为实践层面的融合和学术层面的融合。
所谓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实践中融合,以实践的需要作为融合的根据和动力,以推动实践作为融合的目的。这种融合,开始于实践方案的制定,交融于实践过程的开展,完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方案制定的过程,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所包含的一般命题是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普遍真理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也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所以,在实践方案的制定中,马克思主义发挥着根本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两者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始终是自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在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开始交融。这种交融主要体现在:参与指导实践的传统文化,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社会存在以及解决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矛盾,从而推动社会进步而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际情况从根本上决定传统文化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一步步被现代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只有同当时中国的具体的生产力水平、具体的社会状况相一致、相适应才能发挥出作用。随着实践过程的不断开展,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一步步加深。实践结束后,在对整个实践过程所形成的经验进行理论升华的过程中,参与指导实践的传统文化经过现代性转换后被做出了新的说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被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所谓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实际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帮助下整理挖掘传统文化,其中最核心的是构建区别于“洋哲学”的民族化的中华哲学。在这种融合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通过民族语言、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为中国人普遍接受。另一方面,在这种融合中,传统哲学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帮助被上升到新的高度,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说,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综合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维方式的融合。在这一过程当中,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通俗化、大众化,一方面使中国传统哲学时代化、科学化,获得新的生命。
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我们往往注重实践层面的融合,忽视学术层面的融合。实际上,后者相当重要,没有学术层面的融合,不借助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来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真理就很难最终实现民族化、大众化,就很难被中国人民普遍接受。因为,从长远看,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大众化,根本上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民族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大众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被中国人民普遍接受。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化。黑格尔在给J·H·沃斯的信中说:“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作的最大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现在我想说,我也在力求教给哲学说德语。如果哲学一旦学会了说德语,那么那些平庸的思想就永远也难于在语言上貌似深奥了。”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使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大众化。当前,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理论教育中,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教育,使他们理解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但是,这些在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所形成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虽然被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普遍接受,但不一定就表明他们真正理解和接受了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背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人人都知道今天的政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未见得人人都知道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矛盾学说;人人都知道今天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未见得人人都知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人人都知道改革开放,但未见得人人都知道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中国化使这种科学思维方式被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永久的保证。这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融合,借助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力量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使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语言习知马克思主义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财富。这项工作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
作者原标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两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