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黄玉顺
3.jpg

黄玉顺

男,1957年生,成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中国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建构了“生活儒学”思想系统、“中国正义论”理论体系。曾任四川大学教授(2000-2010);现任山东大学教授(2010-)、“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兼任世界儒联执行委员、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 黄玉顺:“儒家文化”略论

    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中国文化的主流就是作为“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如果按照“周孔之道”的观念,儒家文化的内涵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周。但是,究竟何为“儒家文化”,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详细]

    2025-01-12 14:21
  • 黄玉顺:杨叔姬——辩证美恶的春秋女哲

    春秋时期,即中国的“轴心时代”,出现了一批堪称女哲学家的杰出女性,却不见于“中国哲学史”的记载;今天理当加以发掘,以呈现她们的哲学智慧,还原她们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应有地位。杨叔姬(羊舌叔姬)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详细]

    2024-12-02 16:09
  • 黄玉顺:论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荀子“约定俗成”思想诠释

    本文研究荀子的“约定俗成”思想,旨在讨论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为此,首先需要明确两点: [详细]

    2024-11-28 09:30
  • 黄玉顺:情感正义论的儒家版本

    儒家的社会正义论,作为“制度伦理学”(ethics of institution),乃是一种“基础伦理学”(foundational ethics);就其根本的理论特征来看,它是一种作为情感伦理学(emotional ethics)的情感正义论(emotional justice theory)。 [详细]

    2024-10-08 09:44
  • 黄玉顺:论“新礼教”及其“情理儒学”哲学基础

    礼教无疑是儒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在新文化运动中遭到了严厉批判。那么,对于儒学的复兴来说,礼教应当如何处置?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礼教由于是一种前现代的东西而受到批判,那么,对于现代化的追求来说,礼教还是“可欲”的吗?然而,如果摒弃礼教,还谈得上“... [详细]

    2024-09-27 09:13
  • 黄玉顺:孔子“无忧”的智慧

    现代社会中,出于种种原因,人们患得患失,充满着一种负面情绪——忧:忧虑、忧郁、忧愁、忧心忡忡、忧心如焚,如此等等。忧伤、忧伤,有忧则伤——伤身、害事。那么,怎样才能够摆脱这种忧呢? [详细]

    2024-09-24 15:35
  • 黄玉顺:汉字“生”“活”“存”“在”本义的存在论意义——存在论的“汉语哲学”诠释

    最近这些年,中国哲学界出现了一个动向,叫作“汉语哲学”,就是用汉语来讲人类普遍的哲学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讲“汉语哲学”,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从汉语的角度来讲“存在”(Being)问题。其次,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那么,通过考察这几个关键词的本义,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对... [详细]

    2024-09-19 11:05
  • 黄玉顺:生活现象学

    ——生活儒学的现象学之维

    生活儒学当然是儒学,却与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可谓“生活现象学”,即现象学的一种中国儒学形态。 [详细]

    2024-07-13 18:45
  • 黄玉顺:易学第一女哲穆姜

    1.png

    穆姜对《周易》哲学的贡献主要是“三个首创”:一是首创对“元亨利贞”的哲学诠释。二是首创“四德”概念。三是首创“易不可诬”的原则。 [详细]

    2024-06-25 09:31
  • 黄玉顺:儒家教育现象学

    1.png

    教育现象学是对教育的现象学反思。依据生活儒学的生活现象学,“生活即教育”。“生活”意指前主体性的“存在”,以回答“存在者何以可能”的问题。不仅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样态,而且从“成人”的教育宗旨来看,作为存在的生活就是教育。 [详细]

    2024-06-18 11:09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