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韩星

礼教的社会功用与现代复兴

2019-06-12 10:58:00  作者:韩星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何谓礼教?何谓礼教?狭义的“礼”指礼仪,所以狭义的“礼教”指礼仪教化,与“乐教”并提。广义的“礼”指礼乐,所以广义的“礼教”指礼乐的教育、教化。礼教和名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同义词,但礼教主要是指礼制和教化,而名教则是以正名分为主的礼教,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礼教是文明进化。中国礼教传统源远流长,起于古代圣人使人自别于禽兽,也即自觉与动物界区分开来,走上文明之路。礼乐是重要的教化基本方式之一。人能好礼、行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标志。礼教的根本精神是“敬”,孔子以是否有“敬”为人与动物的区别。《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个人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 

  礼教能圆满人生。从个体来看,通晓礼乐,以礼践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论语·秦伯》载子曰:“立于礼,成于乐。”礼可以使人立足于社会人生,乐可以成就人圆满的道德品质。这就是孔子讲的为学与修身的次第。

  礼乐教化通过各种各样的礼仪活动传播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对人的教化。《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通过不同的礼仪让人们明白自己的人生责任和义务。如冠礼,就是成年礼。通过“冠礼”将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成年了,你再不是一个孩子,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像个成年人,要正确处理君臣、父子、长幼的关系,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礼教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在礼仪形式中懂得做人的道理,更好地完成人生的责任和义务,塑造高尚的人格,完成健全的人生。

  礼教能陶养性情。人具有动物性,人也有情欲,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像动物一样放纵自己的情欲,而是通过道德礼义节制自己的情欲。礼乐的制作,乃是置根于人内在的性情,并不是像近代以来人们误解的是压抑人性人情。儒家认为,礼乐有“称情立文”的功能。礼乐之义,要在其“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礼记·坊记》),《史记·礼书》:“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是说礼仪是按照人情人性制作的。“礼教”的关键在于以礼节制、以乐调和人的情感,不使人因为过分情欲放纵而堕入动物界,这就是《毛诗大序》所说的“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 

  礼教能治国理民。从春秋时期人们人对礼的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及作用就有普遍的认识。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主张对所有人“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即以礼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约束人们,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正义。《礼记·曲礼》所说,礼是决定亲疏、判断嫌疑、分别异同、明辨是非的,是道德的标准、教化的手段、是非的准则,是政治关系和人伦关系的名分定位体系,是人神沟通的宗教性体系,是具有威严的法律体系,故而可以对社会各方面发挥整合作用,发挥治国理民的功能。

  礼教能维系道德伦理。礼教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仪、礼节、仪式进行教化,使之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促进道德的形成。《孔子家语·五刑解》引孔子说:“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能教仁爱,则服丧思慕,祭祀不解人子馈养之道。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就是说,通过丧祭之礼,可以教化人们懂得仁爱、孝敬,处理好人伦关系。《礼记·经解》在说明礼的作用时指出:“故以奉家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通过朝觐、聘问、丧祭、乡饮酒等一整套礼仪仪式来养成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伦理关系。

  乐教的特殊功能。与“礼教”密切联系的是“乐教”。“乐教”指用乐进行陶冶、教化人民。《礼记·乐记》云:“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经解》:“广博易良,乐教也”。乐对人们的教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通过音乐的艺术美感,把和人们的欲望相关的好恶等情感导向礼义,达到善民心、移风俗的目的。中国传统常以“礼乐”并称,礼是人生行为的外在规范,乐则是人类心灵情感的内在和乐。孔子很重视诗教和乐教,认为一个人的学习,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以音乐为其学习的最后完成,把乐教作为育人的终极教育。

  礼教的现代复兴。秦汉以后儒家倡导的“礼教”被统治者纳入政治体制之中,一方面起到了治国理民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到了明清以后在专制政治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它制定了宗教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乃自私人生活的一切规范。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千古奇变,礼教成为当时新派人物激烈批判的对象,把“吃人”与“礼教”两者直接画了等号。在此后至今的近百年当中,“礼教”不断被妖魔化,变成了上自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下至工农商兵,众所周知的贬义词。“文革”时礼教更是被砸得粉碎,连礼教中有价值的“礼仪”、“礼节”、“礼貌”也被否定得一干二净,而把“打、砸、抢”作为一个革命战士的革命行为,今天中国大陆人普遍的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已经在国内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笔者觉得现在更需要的是辨证地认识传统的礼教思想,不能再继续从政治的视角看问题,全盘否定,要看到礼教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和正面价值。摆脱简单的一边倒的否定,实事求是地看待礼教。要把儒家礼教思想与历代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制度化礼教区分开来。封建礼教是从儒家礼学思想中脱胎而来,但又和儒家礼教思想有区别。早期的儒家思想有丰富的礼教思想,更强调礼教内在精神价值——仁。封建礼教是秦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实行统治的重要手段,是儒家思想在落实到政治实践过程中一种变异形式。

  今天,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也需要重新认识礼教,呼唤礼仪教化。今天如何复兴礼教?我以为应该:

  第一,加强礼学研究,摆脱近代以来对礼教的偏见和误解、误读,正确认识礼乐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在儒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硕果累累的情况下,学界应该对礼教正本清源,对名教辩证分析,对民间的礼乐复兴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推动国家在适当的时候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重建礼乐体系。

  第二,对学生从洒扫应对做起,教育其基本的礼仪礼貌。中国传统礼教是生活小事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官学、私塾还是书院都有制订学规、学则、须知,规范学生日常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成自然,进而形成高尚的品德。这种生活化、日常化的礼教,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全方位的渗透式的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潜移默化,达到养成人格的目的。中国最早的学规《弟子职》,就讲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类近今之“学生守则”,非常细化,可操作性非常强。后来演化为《弟子规》,当今民间推广《弟子规》已经形成热潮,对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提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第三,对成人从百姓日用补课,行礼乐教化,移风易俗。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化民成俗,改变社会风气,培育善风良俗。 

  第四,通过礼教中的祭祀礼仪培养人们的敬畏之心。祭祀不只是一套礼仪形式,而是致诚敬于鬼神以通死生之界限,使幽明不隔,古今同在。儒家对于鬼神问题采取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但鬼神之情,则感而遂通;诚则相感,思则相通。临祭之时,致诚敬以感格神灵,则神灵下降,宛如活现于我之前。通过祭祀礼仪教人要有所敬畏,有所敬畏则不敢胡作非为。我们中国大陆长期以来无神论的影响,很多人没有了敬畏之心,也就没有了道德底线,所以通过礼教培养敬畏之心是挽救国人道德沦丧的关键。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