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家,男,1938年10月18日出生 ,汉族 ,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北师大珠海分校法政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工作,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国内外高访学者30多人,博士生导师。
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要处理好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自身身心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个人与群体、个人的身与心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资源。儒家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的统一,主观与客观... [详细]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大系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经久的影响,那就是西欧、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而从教育来看,严格地说,也许只有西欧和中国才形成了一套复杂多样的教育系统。记住这个事实,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西方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是很有意义的,我... [详细]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详细]
孟郊是中唐以后的著名诗人,被认为是继陈子昂、李白、杜甫而起“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的诗人。在他所写的大量乐府和古诗中,有一些以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切的情思。《游子吟》以比兴和简单的语句,表达了真诚而执着的情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详细]
我们郭家的家谱,上下五代的辈分依次是按照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正修齐治平”排列。祖辈是“正心”的“正”字辈,父辈是“修身”的“修”字辈,我们兄弟这一辈应是“齐家”的“齐”字辈。祖父本来按照“礼义廉耻”的顺序给我们兄弟起名字。这样,我大哥叫“郭齐礼”,二哥叫... [详细]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中华文明历来注重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详细]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出自《礼记·大学》。《大学》讲的是君子修齐治平的学问,对于治国之道也有详细的论述,其论述的根本就是认为治国之道“德本财末”,“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因此,《大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