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举(曾用名高尚榘),生于1953年3月,山东省巨野县人。1977年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留校后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兼任古典文献学教学工作。1998年晋升为曲阜师大教授,2002年遴选为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教学和儒学研究工作。
忠,其基本意义是忠诚。若言所忠诚的对象,一般指忠于君国,忠于人民,忠于家庭,忠于朋友,忠于事业等等。 [详细]
——《论语》异说误解驳正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反映孔子思想的基本文献,被视为儒家经典。书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它不仅被中国学者誉为“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 [详细]
《儒藏》堂本《论语义疏》,在校点方面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误校”,即校勘方面存在错误,如“称论”误为“弥论”,“共”字误为“其”字,“足”字误为“是”字,等等。二、失校,即底本与参校本文字有异,应出校而未出校者,如底本为“于时万物不齐”,参校本为“于是... [详细]
——《论语误解勘正》课题研究余话
《论语误解勘正》,2013年6月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16年11月结项,12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三年多的辛苦,研究成果得到专家认可,赢得了鉴定等级“优秀”的好成绩,且顺利出版,我们十分欣慰。 [详细]
齐鲁二国,皆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在这方国土上,出现了吕尚、管仲、晏婴、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先圣先贤。综合考察,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卓著贡献,而仅就“富民”思想而言,他们的主张与做法,对于当今正在打“脱贫致富”攻坚战的我们来说,... [详细]
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由于齐鲁历史渊源的相近,地域的相邻,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密切,因此,齐鲁文化既有各自独立、又有相互融合的双重性。 [详细]
《论语》中的语句,总的来看通俗易懂,但有少量的较难,古今注家争议纷纷,致使读者难以适从。这类疑难语句,应为当今诠释的重点。兹择举几例,试做诠释,敬祈方家教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