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泉,男,汉族,1948年6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主要著作有《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的研究》《中国社会思潮》(主编)《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从历史中发现价值》等。
传统儒学在晚近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困顿和冲击,又经过了自我更新和推陈出新,已经获得并继续在复兴之中。这一复兴运动是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巨大变革相伴随的,并且在社会哲学向度围绕“动力”与“秩序”两个焦点展开了理论证成。 [详细]
现代新儒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20世纪表现出多方面的走向,从社会哲学的观念史角度说,可以归结为围绕着“动力”与“秩序”这两大观念作多重演化。 [详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是支配人们道德生活的五大观念之一。这些观念被统称为礼教的核心即“五伦”或“五常”。它既是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常德”之一,又是传统的“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中间处理“朋友”关系的重要原则。 [详细]
——重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年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也是他逝世三十周年。我们在这里研讨陈先生的思想与学术,寄托对他的一份纪念。就我个人来说,应邀参加会议,还带着对先生的一份特别的情感。三十多年前,我以“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为题做博士论文,陈旭麓先生是我的论文开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