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库 >学术专家 >方朝晖
QQ截图20180823105931.png

方朝晖

方朝晖,安徽枞阳县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及安徽大学客座研究员。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2003-2004),担任韩国首尔大学客座研究员(2008-2009)及台湾佛光大学客座教授(2006),专攻领域为中国思想史。迄今为止出版学术论著11部,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网站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共出版成果字数300百万字左右。

  • 方朝晖:钱逊先生的两次学问转向

    qianxun1.png

    在意想不到的遭遇面前,能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人不多,几次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人更少,钱逊先生可能属于两次改变人生方向、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人之一。 [详细]

    2022-03-01 14:36
  • 方朝晖:仁爱、兼爱还是博爱?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关于仁爱、兼爱和博爱的看法。所谓“仁爱”,实际上是讲爱是有差别的。人不可能无条件地爱全世界所有的人,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去爱所有人;仁爱主张在承认差异现实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态度来爱。虽然仁爱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包容全天下,让全天下人情同手足,但... [详细]

    2019-07-31 10:12
  • 方朝晖:读经典须贯穿的三条原则

    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读“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经典?如何规范和引导青少年读经典?对此,笔者认为至少有三条原则格外重要,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更是如此: [详细]

    2019-02-27 14:56
  • 方朝晖:学习国学,不需要先入为主的目标

    “我是在80年代上的大学,那是一个思想解放运动的崭新时代。”方朝晖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治学之路。他说,当时国内高校盛行的是存在主义、自由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思想,他们接受的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 [详细]

    2019-02-27 14:51
  • 批判“三纲”的学者,内心深处具有“法家无意识”

    记得20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讲现代中国学术研究中的一种思维定式,我称之为“国家范型”。所谓“国家范型”,我指从国家整体需要出发进行指导思想的设计。 [详细]

    2018-09-13 09:42
  • 方朝晖:如何看待儒家与政治的结合?

    儒学成为体制化的意识形态,并不必然意味着儒家学者就必然会溜须拍马、阿谀奉迎、迎合专制,应该区别对待。董仲舒一直是被理解为为中国几千年皇权专制提供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始作俑者,我几年前也专门出版了一本书,主要是研究董仲舒。我把董仲舒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得出的结论和... [详细]

    2018-09-12 09:04
  • 方朝晖:文化软实力之我见

    很高兴来参加武汉大学文化软实力高峰论坛。我想从传统文化来谈谈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我认为,从儒家思想的角度讲,文化软实力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问题。儒家讲“夷夏之辨”,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实际上是追求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详细]

    2018-08-26 11:19
  • 方朝晖:中华文明的新形态与世界文明的新重心

    本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不大可能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样,成为未来主导世界统一进程的民族。但是鉴于中国现有的规模,只要能把自身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就将成为未来世界文明的重心之一。而能否建成世界文明的重心之一,关键要看其今后能否在制度、价值和信... [详细]

    2018-08-26 11:17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