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旭东,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儒学、经典解释、道德哲学。学术兼职有: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2003—2004年在日本从事文化研修;2006—2007年在哈佛大学哲学系访学;2009—2010年在牛津大学哲学系访学。
义利之辨是儒家关注的重要议题,孔子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儒家义利观确定了基调。孟子踵其后,面对梁惠王富国强兵的期望,毫不客气地给对方碰了一个钉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汉代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谊(义),不谋其利”,大有将孟子的“唯义论”进... [详细]
鲁迅曾经说,“北大是常为新的”。读了陈来先生的新书《国学散论》,我不禁生出这样的感慨:先生是常为新的。算来,我读陈先生的书已有三十年,忝列门下亦逾二十载,先生前后出版的大大小小的书,无虑几十种,我几乎都读过。别的不敢说,我是先生的“老读者”这一点是绝不为虚... [详细]
“知行合一”被看作王阳明标志性的哲学观点之一。对知行合一的研究自然也构成王阳明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思想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命题构成,其中包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