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逊,男,汉族,山东省滕州市人,1963年3月27日出生。198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7年该校古籍所研究生班毕业,留所工作。主要从事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四库学和山东文献研究,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讲席教授。任教课程主要有中国古典文献学、四库提要导读、目录版本研究等。曾担任《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副主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常务编委兼总编室主任、《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处副主任。著有《四库存目标注》《文献学概要》《微湖山堂丛稿》。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全国各地正张灯结彩,欢度佳节。就在这一天,各省督抚学政收到了一份上谕,要求他们广泛搜集历代流传的旧书遗著,以及本朝士人所作的诗文专著,供朝廷编书使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安徽学政朱筠递上一份奏折,他向皇帝进言道,明代的《永乐大典》收录... [详细]
2018年12月15日上午,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文献学与学术史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开幕,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报告。报告引起参会青年学者的强烈反响。今将全文刊出,以飨友朋!本文由李寒光据杜泽逊教授手稿整理,经杜教授审定并准允发布。 [详细]
近年,关于国学的话题越来越热,朋友们约我作过若干报告,对于这个话题也就有了一些思考,在这里谈一谈,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主要讲四个问题:什么是“国学”;“国学”包含哪些内容;当代研究学习国学主要做哪些工作;国学在当代有什么价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