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松,1941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吟诵学会副会长。1982年苏州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吟诵学的教学与研究,多次参加中外吟诗交流,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等展示吟诵。著有《古诗词文吟诵研究》、《锺惺散文选集》(选注)等,参编《清诗纪事》等多部著作,出版专辑《古诗词文吟诵》CD和《论语选吟》(180章)CD各一套,为江苏教育电视台主讲过十集系列片《古诗词文吟诵》,此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
有的青年学生问:吟诵是古人读书的方法,我们今天用普通话读古书不是很好,干吗还要用古法吟诵呢?学习和研究吟诵究竟有何意义?笔者的回答是,吟诵既是历代文人学子读诗读词读文普遍采用而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是一项自娱又娱人的高雅艺术活动,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吟诵,对于... [详细]
吟诵是传统的读诗读词读文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吟诵活动自然要数诗歌吟唱。众所公认,诗歌源于劳动,早在人类未有文字之前就诞生了。赵元任先生在他的《(新诗歌集)序》中曾指出:"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从它在原始社... [详细]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诗读词和读文的方法。作为一种独特而行之有效的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它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学子所普遍采用,而且也深被今天的文学爱好者所喜爱。吟诵,无疑是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一份宝贵而仍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