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草书,最为杰出的书家是吴国的皇象。
钟繇(151-230)三国魏书家,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或作许昌人。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魏初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即位,改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转...
索紞,字叔彻,西晋时期的敦煌人。他从小就在京师读书,曾在太学任过职。学识渊博,特别是对阴阳、天文、术数颇为精通,造诣很深,有先见之明。早在晋武帝时,他就预测...
索靖(239-303),是西晋著名书法家。字幼安,敦煌 (今甘肃)人,张芝姊之孙。官历尚书郎、酒泉太守,官至征西司马,人称“索征西”。谥庄。工书法,尤精章草。与尚书令...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北)。三国时期魏国、西晋的大臣,魏国侍中卫觊之子,出身于书法世家。
卫夫人(272年---349年),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女书法家。
东晋是我国书法史上的极盛时期,楷书、行书、草书都同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规范后世的楷模。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
王献之兄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性卓荣不羁,不修边幅,善真、草书,《宣和书谱》评价其“律以家法,在羲献间”,传世作品有《新月帖》等。
《伯远帖》,原为东晋王珣书以行书写的一封信,5行共47字。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
王芸(464---549)字敬文,王导第六子,王珣之叔。历官吴国内史、会稽内史、镇军将军、散骑常侍,一生恬淡虚静,不竞荣利。善书,书法笔锋挺秀,与其恬虚守清、不竞荣利...
王僧虔(426---485)琅琊临沂人。南朝齐书法家。字简穆,王羲之四世族孙。官至尚书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书。书承祖法, 丰厚淳朴而有骨力。
王志(460—513)字次道,琅琊临沂人。王僧虔子。《梁书》卷二十一《王志传》:“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
王慈(451---491)字伯宝,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僧虔子。少与从弟俭共学书。善隶,行书。王慈草书运笔圆浑,含蕴凝重,然体态十分灵动,纵横姿肆,使人联想到王献之书...
谢安(320---385)原藉太康,寓居会稽。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器隽秀。但却不愿做官。他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高谢...
东晋顾长康,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后世诸多成语来源于他的轶事或者艺术理论,比如渐入佳境、点睛之笔、迁想妙得、云兴霞蔚、手挥...
梁代学者袁昂作《古今书评》,称“薄绍之书,字势蹉跎,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乃至挥豪振纸,有疾闪飞动之势。”(《太平御览》卷七四八)。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
萧衍 (464一549) 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现江苏武进县)人。他原来是南朝齐的官员,南齐末年,出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机打造兵器,整治...
南朝宋人萧思话,兰陵人。父源,冠军,琅琊太守。思话官至征西将军,左仆射。工书,学于羊欣,得其体法。虽无奇峰壁立之秀,运用连岗尽望,势不断绝,亦可谓有功矣。王...
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汉代还相当落后的东南地区,经过六朝的相继开发,使得中国经济的重心,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