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谭嗣同:培养本心 “仁学”源远流长

来源:领导干部学国学公号作者: 2018-01-09 14:43

   

  盖心力之实体,莫大于慈悲。 

  ——《仁学》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谭嗣同(1864—1898),湖南浏阳人。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4岁,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有《仁学》等。 

  谭嗣同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他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主张。 

  谭嗣同早年的哲学观点基本上秉承张载和王夫之的气学派观点,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始是气。第一,万物产生于气。“混沌磅礴之气,冲塞固结而成质,质立而人物生焉。”人和物是气固结后的产物,气固结就会形成“质”(基本物质粒子),再进一步组成人和物。第二,万物皆在气中。气充满一切,万事万物都“运”于气中。气也是万事万物之间发生关系的媒介,“月星之光,照地则明,是月星之气达于地矣。人之目仰见月星,是地之气,达于月星矣”。第三,阴阳一气。阴与阳并不是二物,而是一物,都是气的表征而已。 

  谭嗣同晚期更关注“仁”。以此仁心为根据,一切社会人类政治道德宗教诸问题,概包含于《仁学》之下。与此精神相背者,即为异端为邪说。他对“仁”的本义作了说明:“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他将“仁”看作是人生之本。其中承续了儒家“仁”的命题,又糅合了不同学理、不同学派的相关思想。他把“仁”的内涵从一个人、一个社会拓展到了整个宇宙。他将“仁”训为“元”,目的在于说明“仁”就是宇宙乾坤和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还将“仁”训为无,“仁”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人就可以达到不分彼此的“无我”境界,达到那种物我为一、天人混一的状态。这样,“仁”就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观,更是一种宇宙观。“仁”充满于宇宙乾坤之中,弥贯于天地万物之间,永恒地普遍地充塞在一切之中,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亦是人“心”之本体。 

  谭嗣同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处事做人以柔静为主,而柔静代表一种生命萎缩的态度,与仁所代表的“生生不息”的态度大相径庭。此外,他特别提出传统所谓“俭”德来批判。他指出,柔静是道家的态度,而“俭”在传统社会里却是人人都尊重的美德,可是事实上在“检”德之后却隐藏着一种与柔静相似,代表着保守、消极、怯懦、萎缩的心态。这种心态发展下去,将陷人类于不堪设想的境地。 

  谭嗣同认为《大学》里面所讨论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就是培养本心,把“人心”转化成“道心”的过程。一旦有此精神转化,人的心灵境界即可提升。在这心灵境界的烛照之下,宇宙即变成一个万物一体的浑然之全,而个人的生命也就融化在这宇宙的浑然之全里面了。这就是《仁学》所企求的最高境界。值得指出的是,他在发挥这种宇宙观和生命观时也受了一些儒家以外的思想的影响,例如他在的《仁学》中有时把“人心”与“道心”的区别和基督教的肉体与灵魂的区别混为一谈,还特别强调儒佛在“心学”方面的会通。 

  谭嗣同晚期的“仁学”思想,远远超出了变法维新的范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理论。由于英年早逝,他的思想体系没能得到精密的构建和顺畅的逻辑整合,更没有得到通彻的演绎,故而显得有些庞杂。但这并不影响其独特的魅力,他的哲学满怀人心道德的浪漫玄想,他自己宗教般地虔诚信仰之。 

  【参考文献】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