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世界风筝发源地的风筝传承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2-04-02 18:55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清代高鼎的诗作,生动地描写了儿童们在春天里放飞风筝,尽情玩耍嬉戏的的场景。
“纸鸢”便是现在的风筝。风筝又名“木鸢”、“风鸢”,北方多称为“纸鸢”南方则称为“鹞子”。而清明节期间,万木欣荣,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最适宜放风筝。
在古代,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流传的习俗,它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气”。人们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就可以放走“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法难”的目的。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在中国就已经出现。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中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与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制成木鸢,能在天空中飞翔,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
风筝起初只限于皇宫中贵族赏玩,风筝的普及和向玩具方面发展,大概是在唐代末期。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活动。宋代以来在春季清明节放风筝已成定例,并作为一种传统休闲活动深植于民间,历代相沿。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非常热衷于此道。他曾主持编纂了《宣和风筝谱》,详细记载了当时各种风筝的制作和装饰工艺。
明清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在风筝的样式、制作、装饰上还是放飞技术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甚至许多文人也亲自参与扎绘风筝,著名文学家曹雪芹也是风筝的倡导者,他还写了一本《南鹞北鸢考工记》,详细介绍40多种风筝的扎、糊、绘等工艺技法和放飞技巧,并在其巨著《红楼梦》中生动地描写了古人把放风筝和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习俗。
大概在八世纪中国风筝开始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各国,至今此风尤盛。风筝传到西方时,西方人不但把它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而且创造性地用于科学实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1752年曾在风筝上系上金属线,于雷雨交加时放飞上天,从而成功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著名的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明确地把中国风筝列为中国人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美国国家博物馆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正是受风筝原理的启发,美国的莱特兄弟进行了飞机的试验,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风筝的风格流派千姿百态,种类极为丰富,制作上注重工艺技巧和审美趣味,又能与传统的绘画密切结合。画工纯熟、制作精湛的风筝也是一件艺术品,它在造型上主要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以及几何形体等等,多表现喜庆吉祥的题材,寓意吉祥的风筝很为大众所喜爱。风筝在构造上有硬翅式、软翅式、折装式、长串式、拍子式、简易式六种。长串风筝俗称“蜈蚣”,由许多圆片连缀而成,如山东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节,最大的蜈蚣风筝长达400多米,凌空飞舞时气势颇为壮观,是风筝中的著名品种。
作为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自1984年以来,潍坊市每年4月中下旬都会举办国际风筝节,截至目前,潍坊国际风筝节已连续举办38届,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潍坊已经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国人民称为“风筝的故乡”。
如今,潍坊风筝已经占国际市场的80%以上,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正在充分发挥,让更多世界的目光关注着“山东手造”。这些手造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瑰宝,亦是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口。而对山东来说,更具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乡村振兴等深远意义。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