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网观察|“尊老”传承,何止“重阳”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宋睿 2020-10-25 08:42
历经两千余年传承至今,重阳节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因“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蕴含“长久长寿”的吉祥寓意,重阳节因此成为一个更具温情味的节日。人们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推动着尊老敬老、厚德仁爱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弘扬。
尊老敬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明价值体系中更有着重要的体现。据《史记·周本纪》载,我国的尊老思想滥觞于先周时期,周文王以尊老思想教化贵族及民众,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礼仪来保证尊老思想的传播及践行。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和发扬了周代的尊老思想和精神,如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等,儒家代表人物的著述言说充分反映了尊老思想在儒家文化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古人先哲还把尊老思想提到了治国安邦的高度。我国古代典籍如《礼记》、《论语》、《孝经》等详细阐述了尊老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礼记·乡饮酒义》曰:“民知尊老、敬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传统的尊老思想被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当今社会,反映时代主题的“尊老敬老”思想正被构建,也被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对老年人群体的敬重和关怀。据报道,31岁那年,他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主题就是“尊老”。这篇《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文章篇幅不长,却反映了习总书记笃行“尊老敬老”的心声和情怀。几十年来,他以身作则,孝亲敬老,以温暖而深厚的力量,为全社会凝聚尊老敬老的氛围树立了榜样。
让中华传统美德与每个人产生情感共鸣,让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树立和培养现代意义的尊老观念,不仅要时刻记于心,更要践于行。在重阳节这样一个节日,理应大力宣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以此为契机,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但“尊老敬老”的思想和精神,不应只体现在这一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尊老敬老”观念淡薄甚至缺失,社会生活中对老年人不尊的事情时有发生。强化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尊老敬老”思想观念,深入弘扬“厚德仁爱”文化,使每个人把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老年人的日常关爱自觉化、常态化,势在必行,更须持之以恒。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