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关于取象自然形构制器以行人道的理论。是关于创造和发明程序的理论。
《易传·系辞上》第十章提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里将“制器尚象”列为易之“四道”之一。《易传·系辞下》第二章下述的一段话可视为《易传·系辞》作者对“制器尚象”的一个注释:“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以棺槨,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这里将上古的13项重大发明,网罟、耜耒、集市、衣裳、舟楫、服牛乘马、重门击柝、杵臼、弧矢、宫室、棺槨、书契,归之为包牺、神农、黄帝、尧、舜五帝以及后世圣人们受卦象启迪而发明。
“器”并非仅指器械、物件之类的物质实体,按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二分法,它应包括一切显道之事物。它既代表一定规格的典章制度,又代表科技上包括理论和器械的一切创制。所以《易传》作者把集市、丧葬、文书也列入“制器”之列。《易传·系辞下》将“象”理解为卦象,其实它绝非仅指卦象。《易传·系辞上》第八章对“象”有一段说明文字:“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不过是自然物象的一种符号。面对纷云杂陈的万物,圣人要理出个条理,找出秩序,需先有所“拟”,也就是取象。在这样宽泛的“器”和“象”概念下,取象制器作为创造理论、制定典章、发明器物的一种指导原理和运作程序是可能的。
汉代易学象数派以卦气说解易,将六十四卦系统配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这种以六十四卦建立历法表示的形式系统,实为先秦“制器尚象”说在天文历法领域的一种实践。这种借易卦符号系统将历法表示形式化的尝试受到张衡和张遂等天文历法大家的重视,影响千余年之久。京房开创的音律易卦表示系统,推动了音律学旋宫转调的研究。中国传统医学不仅引进入了阴阳五行学说,而且依易学六爻系统建立了脏腑经络学说,六脏、六腑和六阳经、六阴经构成一个循环系统。在数学领域,赵爽“依经为图”,发展“制器尚象”思想,著《勾股圆方图注》,首创数学图解法,为后学留下了“勾股圆方图”“日高图”“七衡图”等。刘徽继承赵爽,著《九章算术注》,依“物类形象,不圆则方”的思想,把数学研究的“形象”思维发展为“析理以辞,解体用图”的数学方法论纲领。“制器尚象”思想最有成效的发展是天文图、地理图,特别是工程图。在天文图方面,三国时的陈卓把甘德、石申和巫咸的星表绘制成记有1464颗恒星的星图,当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又有29幅慧星图。在地图方面,《尚书》和《周礼》已有记载,马王堆汉墓也出土了地形图和驻军图实物。晋人常璩著《华阳图志》,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方法一直沿用到明末。至宋代,图学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吕大临编《考古图》“探其制作之原,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李诫撰《营造法式》“别立图样,以明制度”;曾公亮著《武经总要》绘制图样“以纪新制”;苏颂的《新仪象法要》有机械图和星图约60幅;代表性的图学专著为郑樵的《通志》(1161年)。郑樵在《通志·总序》中说:“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图谱之学由此而兴。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文,书籍由此而出。”在《通志·图谱略》中,他强调“非图无以见天象”,“非图无以见地之形”,“非图无以作室”,“非图无以制器”,“非图无以明章程”,“非图无以明制度”,“非图无以别经界”,“非图无以正其班”……。这是自《易传》以来,科技领域“制器尚象”思想发展的脉络。
1934年历史学家齐思和在《燕京史学年报》(2卷1期)上发表《黄帝之制器故事》,其师顾颉刚在《燕大月刊国学专号》上发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认为《易传·系辞下》之圣人观象制器篇为后儒窜入之文,胡适致函表示不赞成顾说,齐思和又撰文重申。1938年张承绪在其著作《周易象理证》中给出制器十三卦图。将上古的诸多重大发明归功于圣人依六十四卦象而为故不可信,但“制器尚象”思想不可疑。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指出:“《易传》中这种观象制器的思想,实际上是说,通过对自然现象规律的观察,人类发明生产工具,这有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意义。”胡适把《易传·系辞下》第二章看做一种文化起源学说,《古史辨》所载他的文章说,观象之象并非专指卦象,卦象只是物象的符号,见物而起意象,触类而长之。近年台湾学者刘君灿把“制器尚象”看做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特色的标志。他的著作《谈科技思想史》也以“制器尚象的类学”为副标题。